金秋十月,凉风习习。为了深化落实童性课堂,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9月15日,新桥实验小学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校本化的研修活动。活动共分为课堂教学、教材解读和互动评课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分别由徐英老师执教四上《观察物体》、冯洁老师执教四上《简单的周期》。
徐英老师从生活中的物体导入课堂,十分形象生动,并引导学生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秉持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徐老师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观察操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扎实掌握了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冯洁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借助多元表征,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语言描述、抽象概括,感受周期规律的魅力。
教材解读
史旭辉老师从《观察物体》的编排结构、内涵本质、学生困难等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解读。
四上《观察物体》的编排结构是从已经学过的一二年级相关内容导入到本节课的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再到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摆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再到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也为后续六年级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作出有力的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年纪虽小,但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经验与方法。本单元教学观察物体,既要利用已有的相关经验,更要教会学生“数学地”看物体,包括通常在哪里看、怎样规范的看、看到的形状如何表达。本节课的内涵实质是三视图的学习,而三视图属于正投影的范畴,用三个不同方向的视图就能清楚而完整的反映物体的形状结构,这就实现了用二维平面图形来刻画三维立体图形的目的。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在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以及缺少足够的观察物体学习活动的经验而无法下手。
互动评课
为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次教研活动采取了互动评课的方式,各位老师积极探讨发言,从不同的角度为这两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段革老师:冯洁老师课堂中“小小设计师”的设计能在学生的认真操作、热烈讨论中突出课堂的重难点,冯老师选择对比优秀资源后指出:至少2组以上即可,并在最后的回顾中和新授内容对应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归纳能力到位。
李娟老师:冯老师的课堂常规教学到位,关注度高,学生的参与度也高,很会表达。大部分学生自信大方,能完整有理有据地描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使用“我还想说.....我来补充.....”之类的话来补充表达。
刘倩老师:徐英老师认真研读教材,但对于教学生学会平视观察物体的方法,所花的时间还可以更短一些。在教材中,与二年级不同的地方在于从上面观察,书中的练一练可以很好地作为铺垫,有很好的冲突性,让学生自主观察对比。
所谓表达,其实是把自己的思考传递出去,不同表达的背后,实质是思维的差异。而数学学习的核心,正是培养思维能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教师的正确观念、有效的指导和长期的训练。新桥实验小学数学组将不断深耕课堂,扎实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提升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