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天高,好一片初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秋始之时柔柔的风从耳旁滑过,轻轻地拍打在脸上,沁入心底,有些瑟瑟的凉。这个金黄色的季节,充满收获与喜悦,9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来到新桥实验小学,就“通过儿童诗的教育 诗意教育的新样态”的话题,进行高位引领与指导。
借新北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契机,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凝练发展成效,提升办学品质,各位行政部门负责人就三个话题展开阐述,吴教授进行精准提炼和指导。
近20年的校本实践探索,历经了“儿童诗”——“诗意儿童文化”——“通过儿童诗的教育”的更新迭代,为学校主动发展催生了教育新力量,如何使“通过儿童诗的教育”办学主张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新命题。
章丽红副校长认为:儿童诗是意化的东西。儿童诗丰富的情感、想象,教育的意境,具有儿童特有的情感和前瞻性。我们要指向儿童发展的本身,回归生命的关注。指向涵养诗性智慧,是对感性的生命和逻辑的理性之间的统一。我们需要激发学生一种自发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涵养身上的特性。一是唤醒,二是涵养,这是非常具有儿童性和未来性的。
黄桂华副主任提出了关键词“回归”:包括回归人的本性、回归教师的本职、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人与人关系的本源。
吴教授认为:对命题的认识,要抓住重点,紧扣儿童诗。儿童诗有本喻性和隐喻性,在进行提炼和总结时,要分重点,能聚焦。将儿童诗的功能放到最大化,将儿童诗的能量进行辐射。通过文学作品或者诗歌受到启发,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例如共看一部电影,演一演课本剧、儿童剧,进行校园生活的改进。在作品征集方面要关注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创作。
吴教授以清晰的思路和指导为学校迎检规划提供方向,极大的促进了团队更高效运行,更理性深入的研究将使学校的建设走得更远,走得更稳。经过吴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素养,促进学校项目建设的全面发展。
玻璃看着空空的,透明透亮。
可是很多玻璃堆起来,
就像大海一样蓝。
文字就像蚂蚁,又黑又小。
可是很多文字聚在一起,
却能写出黄金城堡的故事。